電鍍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有毒物質存在于工業廢水中,對環境造成污染,需要采取科學有效的處理工藝來降低污染。本文主要對電鍍廢水的處理工藝進行分析和研究,以期提高污水處理的效果。
電鍍可以改變金屬或非金屬制品的表面屬性,如抗腐蝕性、外觀裝飾性、導電性、耐磨性、可焊性等,廣泛應用于機械制造工業、輕工業、電子電氣工業等,某些特殊功能鍍層,還能滿足國防尖端技術產品的需要。現代的新型電鍍技術已成為發展高科技領域的重要技術基礎,是許多高新技術發展中不可缺少的關鍵環節。可以預見,今后一個時期內,電鍍企業會有一個高層次上的大發展。
電鍍廢水中的污染物較為復雜,水質成分不易控制,但總的來講,可分為重金屬離子廢水、酸堿廢水及含油脂類廢水等,表現的成分卻常常是同時含有多種污染物。其中有毒有害的物質有鎘、鉛、鉻、鎳等懸浮物、石油類物質、含氮化合物、表而活性劑及磷酸鹽等。另外,目前采用氰化電鍍工藝的廠家,其電鍍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氰化物。電鍍廢水未經處理排放,會污染飲用水和工業用水,對生態環境產生危害;酸堿廢水會破壞水中微生物的生存環境,影響正常水源的酸堿度;含氰廢水毒性很大,微量就能致人死亡;重金屬離子屬于致癌、致畸或致突變的劇毒物質,如果大量含有重金屬離子的電鍍廢水不經處理直接排放,會通過食物鏈,在人體內富集而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其中鉻、錫和銅可導致肺癌,人體若大量攝人能夠引起急性中毒,長期攝人也能引起慢性中毒;鎳和鉛在人體內有蓄積作用,長期攝人會引起慢性中毒。錫、鉻、鉛及鋁四種物質均為國家一類有害物質,銅、鋅毒性相對較小,是國家二類有害物質。
據相關數據顯示,由于電鍍行業的規模快速擴大,已經使水體中含有了許多的有害物質,水資源受到了大面積的污染,所以近幾年,電鍍行業已經被選為全球污染嚴重的行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