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發展, 我省的環境問題日益突出,2016年11月16日,中央第三環保督察組向江蘇反饋督察情況時,省委、省政府提出,從今年底開始實施“兩減六治三提升” (簡稱“263”)行動。這是該行動計劃首度公開“露面”。對于該項計劃還有很多人不太明白,小編為大家來解讀新政。
何為“263”行動計劃?
據省政府副秘書長楊勇介紹,“263”專項行動的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江蘇省PM2.5年均濃度比2015年下降20%,設區市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72%以上,國考斷面水質優Ⅲ比例達70.2%,劣于V類的水體基本消除。
“兩減”:即減少煤炭消費總量、減少落后化工產能。主要針對我省經濟煤炭型的能源結構和重化工型的產業結構而制定。也是為了調整去省長期以來形成的煤炭型能源結構、重化型產業結構,從源頭上為生態環境減負。到2020年,全省實現煤炭消費總量比2015年減少3200萬噸,電力行業用煤占煤炭消費總量的比重提至65%以上。到2020年,實現全省化工企業數量大幅減少,化工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化工園區內化工企業數量在總數占比提至50%以上。
“六治”:即針對太湖水環境、生活垃圾、黑臭水體、畜禽養殖污染、揮發性有機物污染和環境隱患所造成的水體污染。六治的難點在于水環境的修復和治理。到2020年,太湖湖體高錳酸鹽指數和氨氮穩定保持在Ⅱ類,總磷達Ⅲ類,總氮達V類,流域總氮、總磷污染物排放量均比2015年削減16%以上,確保飲用水安全、確保不發生大面積湖泛;設區市建成區生活垃圾分類設施覆蓋率達70%,全省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8%;設區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消除;規模化養殖場(小區)治理率達90%;全省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削減20%以上;環境風險隱患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
“三提升”:是為263計劃實施堅實的保障,重點提升生態保護水平、環境經濟政策調控水平、環境監管執法水平,順利保障計劃的實施 。
水污染治理不心煩:第四代污水處理設備保駕護航
“263”計劃既體現了我省對于治理水環境的決心和態度,也明確了水環境治理的目標和方向。隨著污水水質的越來越復雜,現有的污水處理工藝面臨“處理不了”“處理不好”等一系列問題。因此傳統污水處理設備在出水水質方面已經不能滿足當前形勢的需求。尤其是在“263”計劃出臺以后,克服水難題、解決水污染這一需求更加迫切。在這一熱潮的影響下,由上海臺江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臺江環保”)自主獨立研發的第四代污水處理工藝也收到各行各業的熱切追捧,這也使第四代污水處理設備搖身一變成為了污水處理市場的“新寵兒”。
第四代污水處理設備是采用第四代污水處理工藝的設備統稱。該工藝結合膜生物反應器(簡稱MBR)與AO工藝的優點,是一種將高效膜分離技術與傳統活性污泥法相結合的新型高效污水處理工藝,它用具有獨特結構的MBR膜組件置于曝氣池中,經過好氧曝氣和生物處理后的水,由泵通過濾膜過濾后抽出。MBR污水處理與傳統污水處理方法具有很大區別,通過膜分離裝置代替傳統工藝中的二沉池和三級處理工藝。
“第四代污水處理設備”主要應用在生活污水、電鍍、屠宰、酸洗磷化、印染紡織、化工、畜禽養殖等行業。對COD、氨氮、總磷具有良好的去除效率。也為企業解決了困擾已久的COD不達標、環評通不過等一系列苦惱。在“263”計劃戰略和臺江環保配合下,一起“把脈”水污染問題,對癥下藥,針對存在水污染治理需求的企業,提出合理的解決思路,完善處理方案。臺江環保也將為企業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